(作者:簡媜/出版社:印刻文化)
跟這本書的相遇是在某一個要好朋友家,當時我閒閒沒事做,就在他們家亂晃,晃到他房間,然後在一大堆積灰塵的書中見到它(不是說它被拋棄了,而是我同學很少在整理房間,每一本書都一樣),我索性就跟他借來看,畢竟之前也有多少聽聞此書。
這本書主要是在講作者帶著她的小孩—姚頭丸(綽號,因為姓姚而且頭大如丸)到美國科羅拉多的一學期遊學誌,但是不要以為她這本書就像記錄片一樣流水記錄每一天,而是作者自己對於美國教育、建設、和景物所觸發的感動。
本書分成很多不同的小小章節,有些很有趣,有些很發人深省,有些則是對自然風景的眷戀。
在那裡,一個小學生回家沒有半樣作業,有的只是20分鐘的閱讀—他們重視運動;他們的成績單上沒有數字成績,怎麼說呢?應該說是他們分為「出席情形」、「超越學科的能力」、「學科能力」。在此其中,在學科能力又分為「程度」、「成績」、「努力度」,而這每一項不是以分數表現,而是以等級表現,而不是分分計較的數字。
再者,他們沒有期中考,寒暑假也沒有作業,很奇特吧。在台灣,這種教學可能會被稱為「沒有競爭力」,但是作者的看法卻大不相同,且深深說服我,至於是什麼,自己翻翻看就知道了。
而有一個部分讓我很印象深刻,就是他們實施能力分班,但卻不像台灣總是努力栽培最好的那些學生,成績不好的學生就被冷落了。他們的作法是,完全相反,他們極力讓成績不好的學生受最完整的教育,然後使他們有能力追上成績好的同學。
而他們只要有學生得獎,便會大大地舉辦家長可以前來的學生頒獎會,並給予學生記會上台發表得獎感言,這不僅從小就加強了他們的表達能力,也讓學校與家長彼此互動熱絡,而他們重視榮譽的態度也是值得效法的。
建設方面,他們也作了很完整的人性規畫,山坡地不再陡峭、腳踏車可以暢遊全國之類的。
這是一本父母孩子、老師政客都應該看看的書,它提醒了台灣人的不足,也看到了國外的先進,是該用心整頓整頓了。
P.S.害我現在不太想把書還給那位同學了
留言列表